11月15日,昆明軌道集團相關負責人做客《春城熱線》,就昆明地鐵建設、公交地鐵接駁等問題與市民交流互動。
昆明軌道交通目前的整體線路布局情況:
●全力推進昆明軌道交通項目儲備,規劃建設取得新突破;
●5號線開通初期運營,圓滿完成政府報告工作目標, 地鐵建設取得新突破;
●打造通勤路上的“便民生活圈”,地鐵資源開發取得新突破;著力打造“軌道上的城市”新生態,TOD項目取得新突破;
●精準聚焦發力,圍繞城市軌道交通產業鏈引進項目取得新突破;
●滇池環草海綠道建設基本完成,草海保護治理開發取得新突破;
●以市委、市政府“當好排頭兵”大討論大競賽為契機,開展“馬上就辦、真抓實干作風革命、效能建設”活動,集團公司效能建設取得新突破;
●在運營服務方面,以便民服務為核心,打造智慧地鐵,互聯網+讓市民出行更方便;“公交+地鐵”無縫接駁,打通“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”;在疫情防控不松懈,全力保障乘客的安全出行。
昆明軌道交通規劃建設取得新突破
為實現軌道交通對城市規劃布局的支撐,昆明市累計完成了三輪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的編制和批復工作,其中最新一輪線網規劃于2022年5月獲得市政府批復,主要從市域快線、主城區普線及片區區內線三個層次對軌道交通網絡進行了規劃布局。
到2035年,昆明市遠期線網包括的普線有1號線至12號線共12條線路,快線有R1、R2、R3共3條線路,同步對遠景年進行了展望。
規劃線網實施后昆明市軌道交通將實現中心城45分鐘通勤圈,都市區45分鐘交通圈的出行時間目標;中心城區公交出行占比將達到50%,其中軌道交通占公交的比例將達到60%,屆時將形成以軌道交通為骨干、常規公交為基礎、其他交通方式為補充的交通體系格局。
著力提升地鐵精細化服務水平
運營線網初具規模,運營組織不斷優化
昆明地鐵線網已開通運營6條線路,運營長度165.85公里,運營車站103座(含換乘站10座),開通以來,線網運送乘客13.10億乘次,歷史最高日客運量為2021年10月1日94.53萬乘次。
地鐵線網采取“日常+優化”的線網運營組織模式,最小行車間隔已達4分鐘,線網列車運行圖兌現率100%,列車正點率99.99%,第三方滿意度測評處于行業內較高水平。
智能賦能,打造智慧地鐵
昆明地鐵率先在西南地區實現互聯網支付掃碼乘車服務,已實現“線下實體卡+互聯網支付”等多種支付方式,滿足乘客多樣化的出行需求。以首期工程1、2號線火車北站為試點站,正在推進智慧客服、遠程視頻坐席、乘客引導一體化的智慧地鐵搭建工作。
打造通勤路上“便民生活圈”
在運營服務方面,昆明軌道集團著力在打造通勤路上的“便民生活圈”,以“品牌膠囊店+特色亭棚+主題商鋪+便捷自助”的經營方式,在地鐵站內開發了便民自助設備、便民膠囊、便民亭棚、便民商鋪、便民展覽展示區等業態,為通勤路上的地鐵乘客提供更加便捷、優質的服務體驗。
在春融街、珥季路等11個車站內引入了豐富的品牌商家,下一步將引進便利店,目前7-11便利店已確定選點15個,新之佳便利店已確定選點19個;全線網投放了3臺政務服務終端機、401臺自助售貨機、90臺自助口罩機、15臺自助體驗機、614臺美團充電寶,58處便民晴雨傘。
昆明“e辦通”入駐地鐵站
打通反饋渠道,及時解民所需
目前,昆明軌道集團已建立完善的社會監督機制,市民可通過微信、微博等網絡媒體以及車站現場、服務熱線等渠道向反饋意見和建議,昆明軌道集團將根據乘客需求,不斷提升運營服務質量。
針對去年市民朋友提出的無障礙設施設置及標識標牌相關問題,運營公司已建立巡檢——報修——修復閉環全過程維修機制,要求車站工作人員加強巡視,發現設施設備、標識標貼損壞等情況及時報修,維修人員及時至現場修復。
在無障礙設施設置方面,為方便市民使用輪椅、推行嬰兒車等乘客上下車,已在全線103座車站鋪設230塊無障礙渡板,為有需要的乘客提供“渡板”服務,全力提升運營服務。
滇池環草海綠道建設基本完成
昆明軌道集團全力推進滇池環草海綠道其中的11.7公里慢行系統建設,構建起一個閉合的湖濱生態帶。紅藍兩色的步道宛如彩虹,成為昆明最美的打卡點。滇池環草海綠道于10月1日開放通行,成為市民共享健康美好生活的又一場地。12月底,大觀河橋將建成通行。